清明节的民俗主要活动是祭祖和踏青。
清明节的特点和风俗1
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主要活动,主要是有祭祖和踏青。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也会有所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清明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清明节气各种植物开始生长,尤其是清明草长得非常的茂盛。清明草包括艾草,鼠曲草和绥草这三种草,不仅花开的漂亮,而且汁还可以做成清明果。所以在清明前夕,大家都会采上这些草来榨汁,拌在糯米粉当中制作成非常好吃的清明果,也叫做青团。青团是南方非常传统的清明节的美食,有甜口的芝麻馅,豆沙馅,花生馅,还有咸口的咸蛋黄馅,菜肉馅,深受大家的喜欢。
清明节的.民俗主要活动,主要是有祭祖和踏青。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也会有所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清明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关于清明节的特点及习俗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所以清明节到来之际,天气开始回暖,但是雨水也会增多,不过这时候的天气还是非常舒服的,所以大家可以带着家人朋友们一起外出踏青,并且吃上一些应季的水果和蔬菜,感受一下大自然赠与的美味以及风景。
清明节的特点和风俗2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五个节气。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以及由来,相信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其实清明节的来历是在晋国,当时晋国有一位太子叫做重耳,因为后母的迫害,他不得不带着随从逃出宫外。但是在逃亡的时候,他因为饥饿和劳累昏倒过去。
就在这时候,随从介子推做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让重耳死里逃生,而这个肉就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后来重耳当了新皇帝,为报答介子推的割肉之恩,就向封他做官,但是介子推并不想做官,于是就带着母亲逃离皇宫。而重耳为了找到他,于是就放火逼他现身。
没想到最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烧死了,也没有现身。但是在树洞中留下一封信,希望重耳可以做一个清明的皇帝。后来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于是就在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了清明节,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在清明节的时候,民间有祭祀祖先和踏青游玩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节的时候习惯会吃青团。青团是用糯米制成的一种食物,制作青团的`时候,会在糯米粉里面加入艾草汁,或者鼠曲草汁,或者是大麦汁,这样做出来的团子就是青绿色,非常的好看,俗称青团。青团一般是有豆沙馅,芝麻馅,花生馅或者是咸蛋黄馅,南方还有菜肉馅,深受大家的喜欢。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在北方会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会吃馄饨。馄饨和饺子都是都是中华的传统面食,在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里面,南北方人也有自己的一个迎接它的方式。
糍粑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是将糯米蒸好之后,经过不断的锤打,变得特别的软糯香甜,可以煮着吃,炸着吃,或者是蒸着吃,都非常的不错。所以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在清明节的时候,就会吃糍粑,而且要求家人们一起回来打糍粑,感受清明节的一些习俗。
清明节的特点和风俗3
清明节吃什么风俗食物
清明螺
到了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青团子
每逢清明之时,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鸡蛋
民间有句俗语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薄饼
“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芥菜饭
一到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清明节吃馓子是深受到了世人的喜爱,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各地方做的馓子用料也就各不一样,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其他
此外,由于南北各地在过清明时节时还有许多的食品习俗,例如: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物。
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1、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3、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很受儿童们的喜爱。
4、蹴鞠。
其实就是踢足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5、植树。
清明时节,雨水丰沛,适合树苗生长,所以古人就喜欢在清明节植树,这个传统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植树节”。
6、放风筝。
古人认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这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7、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也有的人插柳来辟邪。
8、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0、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的特点和风俗】相关文章:
56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04-09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点04-06
56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详细介绍04-10
小年的特点风俗04-06
彝族的风俗特点04-02
其他节日的风俗特点04-07
傣族的特点和风俗04-02
藏族的特点和风俗04-02
春分的特点和风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