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或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
(1)气虚型
表现:行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缓弱。
1)食疗方
乌鸡黄芪汤:乌骨鸡250g,黄芪60g。乌骨鸡常法处理,去毛及内脏,与黄芪共人锅,加适量水煮烂熟,调味即可。食肉,饮汤。
黄芪粥:炙黄芪30g,粳米30~60g。先煎黄芪,去渣取汁,和粳米煮为粥。每日服一次。
黑木耳红枣饮:黑木耳30g,红枣20枚。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2)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合剂、乌鸡白风丸、人参归脾丸、定坤丸。
(2)血热型
表现: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口渴,心烦,喜冷饮,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1)食疗方
生地白萝卜汁:鲜生地60~90g,鲜白萝卜250g。上二味洗净共捣,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饮汁,每天3次,每次50-100ml(如无鲜生地,用干生地煎水,与萝卜汁调匀服用,疗效相同)。
藕节瘦肉汤:老藕250g,猪瘦肉200g,绿豆50g。三者共壭汤,每日1次,连服3-5日。
生地粥:生地30g,粳米30一60g。生地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天服1次。
2)常用中成药:止血片、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3)血瘀型
表现:经行量多,色紫黯,质稠,夹有血块,经行腹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1)食疗方
益母草粥:益母草15g,生地,15g,藕汁约50ml,生姜6片,小米50~100g,蜂蜜适量。先煎益母草、生地,生姜,去渣,人小米煮粥,将熟时,加人藕汁及蜂蜜,稍煮即可。每日分三次服,可补虚调血。
益母草饮:鲜益母草250g,冰糖适量。将益母草洗净捣烂取汁,加人冰糖及少量开水服用。
三七粥:三七10g,大米30g,山药30g。先将三七切片后煮30分钟,再将大米、山药共煮为粥,分2次服。
槐花粥:槐花30g,粳米30~60g。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一剂,可连服3~5天。
地榆酒:地榆60g,甜酒适量。将地榆研成细末,每次6g,甜酒煎服。
月季花酒:月季花12朵,黄酒适量。将月季花烧灰存性,黄酒送服。
黑豆汤:黑豆50g,益母草15g,砂仁5g。先将黑豆研碎,余药洗净后与黑豆共煎取汁,加红糖适量,每日3次。
2)常用中成药:益母草颗粒。
月经量多的穴位按摩治疗:
(1)运摩腹部:妻子仰卧,丈夫用手掌吸定于腹部,施以摩法。一般以小腹为中心,由中心向四周快速运摩,以局部温热为度。
(2)点按穴位:取劳宫、少府、大陵、神门、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血海、复溜、太溪、足三里、上巨虚等穴,用拇指点按,每穴1分钟,以得气为度。
(3)推拿经穴:丈夫用拇指推法分别作用于督脉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脊柱正中在腰背部督脉循行部位,反复治疗数次;再改用三指拿法提拿肝俞、脾俞、肾俞、关元俞等穴。
月经量多的日常起居注意事项:
(1)保持心情愉快、情志舒畅。
(2)保证月经期及平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会阴部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