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4-01-20 15:41:14 饮食 我要投稿

  槲蕨简介

  槲蕨(学名:DrynariaroosiiNakaike)是槲蕨科,槲蕨属蕨类植物,通常附生岩石上,匍匐生长,或附生树干上,螺旋状攀援。密被鳞片;鳞片斜升,盾状着生,边缘有齿。叶二型,基生不育叶圆形,厚干膜质,下面有疏短毛。叶片深羽裂到距叶轴,裂片互生,披针形,叶脉两面均明显;叶干后纸质,孢子囊群圆形,椭圆形,成熟有圆形孢子囊群,混生有大量腺毛。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海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附生树干或石上,偶生于墙缝,海拔100-1800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北部、印度(阿萨姆)也有。槲蕨的根状茎作为药材“骨碎补”使用,补肾坚骨,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腰膝酸痛。

  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槲蕨是一种附生植物,它往往长在高高的老树上,因为那里阳光充足,可以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槲蕨有一块肥厚多肉的根状茎,紧紧地贴在它所附着的植物树皮上,上面长着很多根。

  根外面覆盖着具有保护作用的棕色鳞片。

  根状茎上长着两种叶子,一种直立的,既厚又硬,上面光滑,下面长了很多褐色的圆点,里面藏有很多粉末状颗粒,是用来繁殖的孢子,叫作“孢子叶”;另一种是卵形小叶,斜斜地贴盖在根茎上,是不生孢子的营养叶

  中药骨碎补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骨碎补俗称“猴姜”,因其根挖出来很像猢狲的样子,江西人称为猢狲姜,是以象形称其名故也。骨碎补属于水龙骨科蕨类植物的干燥根茎,《本草拾遗》最早开始记载骨碎补这味中药,云“骨碎补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本名猴姜”。传说北宋时期,开国皇帝赵匡胤用这味中药来治疗骨折筋伤的疾病,由于效果比较好,所以赐名为“骨碎补”,一时间,骨碎补被誉为治疗骨折的“圣药”。

  严格意义上来说,骨碎补属于一种岩石类寄生植物。它一般生长在山林树木或岩石上,海拔平均在500到700米之间,植株高30到40厘米,根茎较粗大,枝叶很蓬松。从山林中所采回来的骨碎补的根茎很粗大,上面有黄色的绒毛,所以将骨碎补从土里面挖掘出来后需要用铜刀将骨碎补根上的黄色绒毛剔除。

  《雷公炮制论》上记载有炮制骨碎补的经验,具体办法是将骨碎补的根茎挖掘出来后用清水洗干净,去净泥砂杂质,稍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这种生用骨碎补的方法,可以用来治疗跌打筋伤疾病,活血化瘀的功效较好,而如果想要来治疗肾虚腰脚不利的疾病,则需要采用砂烫骨碎补,具体办法是取收集滚圆的大小一致的砂石,加入拣净的骨碎补,将骨碎补烫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迅速取出,筛去砂,放凉后除去毛即成砂烫骨碎补。

  骨碎补味道微苦而性温,能够入肝、肾两经,主要的功效是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开宝本草》中记载骨碎补的功效“主破血,止血,补伤折”,看来这里主要用的是未经过砂炒的骨碎补,所以这种生用骨碎补用以治疗骨折创伤疾病急性期活血散瘀,缓进期用来接骨续筋,消肿止痛的作用较为突出,临床上使用的较多。

  苦温入肾,温补肾阳,砂炒骨碎补则骨碎补的苦温之性更甚,可以用来治疗肾阳虚及耳鸣耳聋或肾阳不足而腰脚疼痛的疾病。若是配伍吴茱萸、益智仁、补骨脂等温性入肾药物,则温肾暖脾止泻的功效更加强大。

【槲蕨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马蹄蕨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01-16

蕨麻怎么吃,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01-12

树莓的功效与作用|红树莓的功效与作用01-05

核桃的作用及功效作用06-08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_佛手瓜的功效与作用01-05

咖啡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31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10

枸杞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10-31

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