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时间:2024-02-05 17:18:25 饮食 我要投稿

  灯心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一、灯心草的功效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灯心草短短的茎秆使它看起来就像匍匐在地上一般。据《本草衍义》记载,灯心草,蒸熟晒干后可拆取草叶中心穰作为燃灯的灯芯,故名灯心草。它的茎髓具有清热、利水、渗湿之功效,可用于淋病、水肿、心烦不寐、喉痹、创伤等症。

  本品始见于"开宝本草"。其茎髓可点油灯作灯心用故名。马志曰:"灯心草生江南泽地。丛生,茎圆细而长直,人将为席"。寇宗奭曰:"陕西亦有之,蒸熟待干,折取中心白穰燃灯者,是谓熟草。又有不蒸者,但生干蒸取为生草,入药宜用生草"。李时珍说:"吴人载莳之,取瓤为灯炷,以草织席及蓑"。以上描述的植物形态、产地及采制等,与今所用灯心草基本上一致。

  二、灯心草的作用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用于: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品外用吹喉,可治喉痹。

  《开宝本草》:"主五淋。"

  《医学启源》:"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小儿夜啼。"

  《纲目》:"降心火,止血,通气,散肿,止渴。"

  《分类草药性》:"涂痔疮。"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

  《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烦不寐。"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喉炎及咳嗽。"

  福建龙溪《实用中草药》:"治小儿惊热,泌尿系炎症,疮疡,胬肉。"

  利尿通淋:灯心草味甘淡,性寒,入肺经。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州都之官”。甘淡可渗利,寒可清热,故本品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医学启源》载:灯心草:“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肺失宣降,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或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而成隆闭、淋证,水肿等,此非甘淡渗利之药不能通,本品通利水道,导膀胱之湿热外出,小便通,则诸证解。临床主要用于:浮肿,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砌小便闭塞不通等证。有“五淋圣药”之称。

  清热除烦:本品性寒清热,入心、肺、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本品使心肺之上焦之火,下利小肠,从小便而出。《本草述》载:“灯心草,降心火,通气,为此味专长。”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经有火,则神志不安,神明被扰则躁动不安,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口舌糜烂,小便黄赤。本品寒可清心经之热,淡渗利水,可导心经之火,自上顺下,下输膀胱,从小便而出。心火清,则神志安。具清热除烦之功,以清降心火通肺利水道见长。

  三、灯心草的食用方法

  1、灯心草苦瓜汤

  材料:

  苦瓜(去瓤、核)200克,灯心草5扎,食盐适量。

  做法:

  苦瓜洗净后切成块状。将苦瓜块与灯心草一起放进砂锅内,用适量清水煎煮。加食盐调味便可。每日1—2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