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怎么吃最好脾胃弱、肾炎病人慎吃

时间:2024-02-11 14:07:25 饮食 我要投稿

  春笋——素食第一品

  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和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C、E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在烹调中它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如春笋狮子头:将春笋切成滚刀块放在砂锅内垫底,加入适量佐料,然后将做好的狮子头铺在春笋块上面,用火文火焖约30分钟,狮子头的原汁即渗入笋内。再如春笋烩三鲜:将春笋切成薄片,配以适量黑木耳、香菇和青菜心,放入烧开的鸡汤或肉汤中用火文火焖20分钟左右,加入少量精盐,即成烩三鲜。

  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中医临床研究认为,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故我国历代中医常用以治病保健。春笋和粳米烧粥,食之可助小儿麻疹早透,还可治便结难通;鲜春笋煮熟切片,以麻油、盐、姜、醋拌食,对热痰咳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醉酒者,取鲜春笋适量水煎当茶饮,醒酒有显效。现代医学研究还认为,竹笋具有吸附脂肪、促进食物发酵、消化和排泄的功能,所以常食竹笋对单纯性肥胖者大有裨益。

  笋还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更是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食品。

  鉴别——嫩黄色、蔸大尾小

  笋壳嫩黄色为佳,笋肉颜色越白则越脆嫩,笋的节与节之间越鲜嫩越好,最后看笋体,蔸大尾小的笋肉多壳少,且味道尤为脆甜鲜嫩。剥好的笋如果不马上吃,最好在表面抹上盐,放冰箱冷藏,可长久保持其鲜味。

  慎吃——脾胃弱、肾炎病人

  春笋含有丰富粗纤维,比较难消化,而大量食用会刺激肠胃,损害胃黏膜,消化道一些小血管容易受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脾胃功能欠佳的要尽量少食如甍菜、蕨菜、笋等粗纤维野菜,而健康人吃这些食物时也应该搭配山药等健脾胃。

  春笋中草酸含量较高,肾炎、尿路结石病人不宜食用。一般人群每周吃1~2次竹笋,每次不超过100克为宜。搭配方面,由于含氮类化合物,适合与肉类一起烹调,鲜美的味道会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