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玩假装游戏的孩子创造力更强,情商更高。手里抓着一只恐龙,奶奶让他和我打招呼,他充耳不闻,忙着和恐龙“对话”呢。
“小梁龙,你要坚强,等我来救你!”说完拿着恐龙,发出“嗷嗷”的声音,好像在模拟恐龙的呻吟声。
奶奶无奈地笑:“我这傻孙子,最近天天拿着恐龙玩具自言自语,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怎么了。”
我笑了,跟邻居奶奶说:“这是在编剧当导演呢,不要打扰他,这种玩法对孩子有好处。”
“啊?这样没问题,还有好处?”奶奶有点不解。
面对这种对着空气自说自的,自己和自己玩的现象,不少家长会训孩子“傻里傻气”,甚至会干扰、阻止孩子继续玩。说实在的,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某些身心现象,很多家长自己无法理解。
我儿子,从上幼儿园中班开始,就喜欢这样玩:每看完一部动画片,就戏精上身,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在沙发上各种跳跃,做出打斗动作。我们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演戏”。虽然觉得好笑,但我们没干扰他,孩子爸爸还给他送了一个“影帝”的称号。
一直到现在,孩子9岁了,有时还会跟我说:“妈妈,我要来玩一下演戏。”
我说:“好,去玩吧。”然后我看我的书,他玩他的,互不打扰。
你家的孩子,也这样自己和自己玩过吗?你大概不知道,这种玩法,也是一种能力,而且,
这种能力带给孩子的好处超乎你的想象!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提出,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其中孩子们最高级别的一种玩,叫“假装”。假装游戏,也有人叫假想游戏,最常见形式就是角色扮演,由孩子主导,想象出角色,按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自我演绎的过程。
假装游戏有三种模式:一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玩,孩子一人分饰几角,跟自己的想法玩。二是和别的孩子玩,比如过家家。三是和成人玩,比如亲子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总的来说,这种游戏有三个特点:
第一,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这种玩和成人的玩不同,不像成人看电视、唱卡拉OK那种放松调节情绪的玩。孩子的玩,是其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说是他们在做研究也不为过。孩子在假装中,带着探索精神,假装,是他们学习了解世界和他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第二,是孩子主动进行的,无目的,非刻意的
说到学习,有家长会说那不如去正儿八经地上一些培训班,打着提高孩子情商和创造力的培训班也有不少呢,但那和孩子的玩假装不同,培训班是孩子被动地接受“训练”,假装游戏,是孩子主动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第三,在孩子的游戏中级别最高
高普尼克说,孩子的玩可以分为打闹、玩玩具、假装。很多动物都会打闹和玩玩具,但是只有人类的孩子会假装,相比前两种玩法,后者对人类的作用更为重大,所以说这是一种高级的玩法。
有家长担心孩子在玩假装游戏中会分不清虚构和真实,但现在的研究者们确信,对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孩子知道那是假的,特别是他们在玩假装的时候,他们很清楚。比如我儿子会跟我们解释那叫“演戏”,百玩不厌,乐此不疲。
普尼克认为,假装游戏让孩子创造力更强,情商更高。
假装,需要想象不同的可能性。现在,面对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孩子的“假装”游戏,其实都是在随机地、多变地尝试一些不同的动作和想法,然后总结这些动作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可以说这是一种试错式的学习,能让孩子快速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提高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
有研究者专门做过实验:
给一群孩子玩一个带钥匙的音乐播放器。必须用对应的钥匙开启播放器,它才能播放音乐。给孩子们听了一会音乐后,实验人员把播放器拿走了,换成一块积木,让孩子们假装这块积木就是播放器。
接着实验人员拿钥匙假装开启了这块积木(假装的播放器),虽然实际上没有音乐播放出来,但孩子们能够假装听到了音乐,并跟着音乐哼唱。
最后,实验人员说,假装钥匙不对,开启不了播放器。于是,孩子们又假装面对假装出来的沉默。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孩子的假装能力高明,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假装能力。实验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无法假装,会抗议说积木不是播放器,没有播放音乐。
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同时还参加了一项测试:让孩子们想象一个事物的各种可能性,结果显示,会假装的孩子想出的可能性比不会假装的孩子想出的,要多得多。
赫拉利(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的那位大神)说,想象不存在的东西,就是创造力的起源。所以说,假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们在玩假装游戏中,实践了“想法先行”,这和科学发现的逻辑是一样的,科学创新就是源于想法多,敢想敢干。
孩子通过玩假装,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也更强
第二,让孩子们学会理解别人,情商更高
情商,学术上也叫“心智理论”,就是要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意图,学会判断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言行适合情境。
关于孩子玩假装游戏对心智的影响,也有研究实验:
实验安排一位老师拿一个奥利奥饼干盒子(类似上图)给孩子们看,盒子是密封的。待孩子们看完,老师打开盒子,里面装的不是饼干,是一团团的棉花。等孩子们都知道饼干盒里装的是棉花后,老师再把盒子合上,问五岁的小孩两个问题:
你知不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你猜别人会认为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这两个问题对应的答案是:我知道盒子里装的是棉花,我认为别人会以为盒子里装的是奥利奥饼干。
能说中答案的孩子,说明他具备推测别人想法的能力,在生活中,这类孩子也是更能理解他人,社会能力更强的孩子,而越是平时爱玩假装游戏的孩子,越能通过这个测试。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舒尔博士在她的著作《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中,多次提到让家长引导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社会能力,也即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假装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能发挥想象,体验和推测他人的想法。孩子越玩假装,越容易学会理解他人。
假装游戏对孩子如此重要,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事关孩子,安全至上,所以父母首先要确保环境的安全。让孩子自由探索并非无条件,前提是父母需事先预判环境安全并要对各种公共设施的安全规范心怀畏惧。比如,孩子们要去玩火,玩电等等,那必须被禁止。
环境安全稳定了,孩子能放开了玩,就能更积极地开展探索活动。
孩子们喜欢看的《小猪佩奇》中,有一集说的是,小羊苏西带了她的“假想”朋友狮子里奥到佩奇家做客,首先,佩奇很愉快地加入了这个假装游戏(孩子最喜欢也最容易加入假装游戏),接着,负责招待孩子们的猪妈妈也很自然地给假想朋友里奥分了一块蛋糕(妈妈的行为是一种支持),猪爸爸还特意到楼上看望里奥,夸他“金色长鬃毛很威风”(爸爸引导孩子展开想象),最后,所有小伙伴和里奥一起玩跳泥坑游戏,猪爸爸还给里奥准备好了跳泥坑专用的雨靴(用行动来鼓励假装游戏)……
家长们要学习怎样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假装游戏,可以学学《小猪佩奇》中猪爸爸和猪妈妈的做法。
最后,如果你想参与,得按孩子的规矩来。
你要记住,这个游戏,是以孩子为主导,你得按照孩子编的剧情来“演”。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中写到有这么一个人,看到他儿子和小朋友们玩假装游戏,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提出要加入游戏。孩子们同意了他的加入,结果玩的过程中,尽管他也在试图假装战斗,但孩子们总说他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他始终跟不上孩子们的思路,最后,孩子们判他出局,不带他玩了。按照高普尼克的说法,这是因为很多大人都已经忘记怎么玩了,和孩子的思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如果你做不到引导式地参与,就当一个好观众吧,旁观孩子的快乐,欣赏他们的演技,也是一种乐趣,谁说不是呢?
纯粹地来看孩子玩假装游戏,大人们关心的问题,比如提高孩子创造力、情商等等好处,可以说是孩子玩假装游戏的副产品。虽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假装游戏,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但孩子不是我们的工具,不是我们意识操控的产品。
让孩子心无旁骛地愉快玩假装,就一个原因:孩子喜欢,这是他们的天性。爱孩子,就让孩子在假装中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吧。
【孩子喜欢玩假装游戏怎么办】相关文章:
玩假装游戏对孩子有这么多好处09-02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08-02
男生喜欢玩的游戏07-31
让孩子玩开发大脑的游戏08-27
陪孩子玩寻宝游戏08-26
男生喜欢玩的游戏排行07-31
怎样锁住游戏不让孩子玩04-10
让孩子玩身体游戏好处很多08-29
10后喜欢玩的游戏推荐07-31
男生喜欢玩的手游游戏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