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是持哪些戒

时间:2023-07-11 05:11:08 运程 我要投稿

  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包括某些药)。

  持戒是持哪些戒1

  许多人初发心学佛,会对佛法三藏经、律、论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看到身边受过三皈五戒的同参,他们的言谈举止因受到戒律规范,表现出种种威仪时,更是会对戒律产生向往。所以本文中,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一讲何为“五戒”,持戒对于修行人来说,又有何功德利益。

  如果你在游览寺院的`过程中,恰巧碰到三皈五戒法会,可能会听到师父说这样一句话,“尽形寿不杀生,汝等能持否?”受持五戒,要尽形寿受持,除非舍戒,一生一世都要持戒。这不同于八关斋戒,持戒一日一夜则自动舍戒。

  五戒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杀盗淫妄为“根本戒”,不管是五戒、八关斋戒,还是菩萨戒,也不管受戒的人是居士、沙弥,还是比丘,根本戒都是相通的。而不饮酒,其实属于遮戒,之所以将其地位与四根本戒并列,是因为酒是“无明水”,许多人就是因为饮酒发昏,犯了根本戒。

  五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大智度论》中有言:“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image.png  

  这段经文是在说,受持五戒,可以选择只受持一部分,或者全部受持,随个人情况而定,没有定法。可以从持一戒开示,及至持五戒圆满,多持一分,则多成就一分。

  也许有人会说,我心中有佛就够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何要给自己上一道“紧箍咒”呢?其实不然,末法众生慧浅福薄,假如没有戒律的规范,不知要造作多少恶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讲,四根本戒就像承载万物的大地,一切善法皆得生长。《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张漾一切诸善根。”所以说,持戒不是枷锁,而是护持我们弃恶向善的法门。

  受持戒律的功德利益,可以说是无量无边的。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提倡的五常是相通的,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持五戒的佛弟子,在世人眼中也是一位“仁义礼智信”的翩翩君子,你说这算不算利益呢?

  再者,学佛人受持五戒,纵使不求世俗名利,也在无形中播种了福田,将来必然有享用不尽的功德善果。这些都是修行办道,乃至究竟成佛的福德资粮。

  学佛意在自利利他,五戒被称为五种“大布施”,能摄取无量众生,增长种种功德。所以,假如不知道学佛该从何处着手,不妨从持戒开始。

  持戒是持哪些戒2

  戒,梵音“尸罗”,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和依止,龙树菩萨所造《大智度论》中有言:“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

  由此可见,佛弟子受持戒法,是修学佛法的重中之重。学佛无非“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戒、定、慧三无漏学几乎涵盖了全部佛学内涵,因戒生定,由定开慧,所以说“戒”乃是学佛之根基。

  佛陀涅槃前,阿难尊者请示:“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陀对阿难说:“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经典中多以譬喻来说明“戒”对于修行的意义,《佛遗教经》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们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那么,为何佛要让弟子“以戒为师”呢?

  《阿含经》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戒本身的'意义,除了防非止恶,断一切恶法,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修一切善法。面对恶法,不得做;面对善法,又不得不做。所以戒律就是佛的法身,戒律存世,就等同于佛陀住世,佛法就不会消亡。

  经文中说,戒律如同慈母,能令佛弟子不受恶业侵害;戒律如同勇将,能够降伏烦恼;戒律如同卫队,能够看护学佛人的功德法财。种种形象的比喻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就是为告诫佛弟子,戒律并非束缚,应当珍重于戒律。

  由于佛弟子因缘不同,戒律有在家戒与出家戒之别,出家人受持出家戒,旨在成就佛道,自利利他;在家佛弟子因外缘,只能受持在家戒。在家戒不但是修学人天善道的重要途径,还为出世间种下正因。在家戒分为以下三种,佛弟子可以量心力与因缘,在寺院中僧众间求受。

image.png  

  其一、五戒。

  所谓五戒,即杀、盗、淫、妄、酒,它通八关斋戒和菩萨戒,因而被称为根本戒。五戒是在皈依三宝后,欲修学戒法时,向出家师父求受。受持五戒时,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次第受一戒、二戒,及至受全。

  受持五戒不必吃素,戒条有开、遮、持、犯之说,犯戒应忏悔发露,誓愿永不再犯。舍戒之后仍可重新受戒,莲荷请教师父时,师父说舍戒最多七次,与出家众还俗次数相当。善信受持五戒后,尽其一生,命终之时方舍戒。

  其二、八关斋戒。

  单从戒条数目来讲,八关斋戒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不香花蔓庄严其身、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三则戒条。其背后的意义,则是佛陀慈悲度世,为不能出家之居士种下出离之善因。因此,八关斋戒持戒时间为一日一夜,第二日自然舍戒。

  受持戒律务必请出家师父开示义理,避免闭门造车。譬如戒律中有“不坐卧高广大床”的条目,有善信误以为不能睡在床上,结果睡觉时靠打地铺;再比如八关斋戒的时间,有人说自己一次受戒,受持终生,闹出了许多尴尬的境况。

  其三、菩萨戒。

  菩萨戒种下成就佛菩提之正因,小编在《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中有详细的解释,在此不做赘述。发无上菩提心,愿行菩萨道,誓愿以六度波罗蜜饶益有情者,可以受戒。值得注意的是,一受菩萨戒,戒体常在,直至成佛,也就是说永为大乘道种。

  在家居士所受菩萨戒,一般为六重二十八轻戒,《优婆塞戒经》中对此有详细论述。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学佛、修行,就是要持戒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起心动念做起,从当下做起。

  持戒是持哪些戒3

  什么是持戒呢?

  其实所谓的持,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的止持,即让自己不做恶事,甚至不起恶的念相,因此,持在这里具有止、守的意思,二是说的作持,即行善,如学习佛法,行十善等。

  而戒这个概念,在佛教之中强调的是一切的完善品德的信条,即断恶。

  因此,所谓的持戒,强调的是止恶行善,即做应该做的,止不应该做的。

  所以,在大乘的佛教之中,戒律大致分有三类,即:

  一是让人行善的戒,即摄善法戒。

  这一类的戒,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行善的,当然也包括不断的修学佛法,据大乘经典《瑜伽师地论》说法的: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

  可见,这一类是由身口意三业行善的戒。

  二是让人止恶的戒,即摄律仪戒

  这一类主要是止恶的习气,习性,不犯威仪,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也是在家和出家共同受持的`戒,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戒。

image.png  

  三是饶益有情戒

  这一类主要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戒,即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也就是说,一切有利于众生之心,以一切善法、资财、神通等利益有情众生,即不断的利益众生,哪怕是再累再苦,也要不断的护持正法。

  因此,在佛教中持戒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修行者需要持戒,就算是证悟到菩萨这果位的人也一样需要持戒。

  据说在佛教创立后不久,僧团就意识地把戒律进行分类,有一种分法叫别解脱戒。

  也就是把佛门中的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分门别类地制定戒律,因为每一类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分门别类的目的是为了他们制定相应的戒律。

  当然,这些戒律的制定,初次肯定是有戒相,如五戒中的这些戒条,都有个戒相,所谓的有戒相指的是它跟你讲清楚,不能杀生,不能偷盗等,有个规定或规矩在那里让你遵守,你遵不遵守一目了然,都摆在那里,因此,对于初次接受戒律的人来说,是比较勉强的,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是说,习惯了之后,这个有戒相的,就自然而然的由戒生定了,自己对于那些要戒的东西就不那么感兴趣了,即喝不喝酒也不无所谓了,这个时候,在修行者的意识里,就算是没有这个戒律,你也不会再犯了,这个阶段其实相对而言就不存在戒相不戒相,因为你已经形成习惯了,已经没有意识去强制遵守了,即遵守戒律已成为了你的习惯了,这就是定共戒。

  定共戒之后,你仍然不断的修学佛法,终于可以证悟本心,即那个不生不灭无处不在的本心,那么,就是可以真正地认识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天地万物不过是本心所产生的虚幻之象,没有必要执于这些幻象,也必要去住于这些幻象。因上,对于五欲从本以来就不会再有所贪爱,这时也就自然能够止息一切恶行而行众善,这个就称做道共戒。

  尽管持戒有很多种分类,但是作为学佛之人来说,重点并不在于分类,而在于持,即持戒,也就是说,对于修行来说,行善止恶,利益众生才是最主要的。

【持戒是持哪些戒】相关文章:

猪八戒的特点03-29

感情运持涨关键在沟通星座04-07

家庭急救有“八戒”谨慎04-10

女人如何持好一个家04-29

苹果11支持几点触控03-26

家长必看的家庭教育十戒04-16

家长必看:家庭教育十戒04-17

吉利的梦有哪些04-14

环境包括哪些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