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个职业好吗

时间:2023-03-17 11:09:04 职场 我要投稿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下面来看看记者这个职业好吗。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1

  记者当然是一份好的职业。尤其适合年轻人。

  现在一种人云亦云的说法是记者收入低,管控严,发展空间小,没前途。这样说的人基本都是做记者做得不够好的人。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因而没有真正意识、体会到记者这份职业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益处,于是反过来抱怨这个职业不好,没前途。个人认为不是一种很可取的心态。不但不可取,还会误导别人。真正优秀的记者,我没看到有几个成天抱怨这个职业没前途的。

  为什么说对于年轻人来说,记者当然是一份好的职业?原因很多。挑其中重点的来讲。

  做记者可以全方位训练提升你的各项核心技能。相对于其他一些需要团队协作复杂分工的工种,记者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职业。所有的问题自己解决。这会倒逼你提升自己。


image.png  

  比方说,让你采访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能只给三天时间做准备,这会高质量高强度地训练你的快速学习能力。比方说,让你采访一个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人,怎么样让他打开心扉跟你聊?这会非常有效地锻炼你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比方说,采访了十个人,记了二十万字录音,怎么样理出头绪浓缩提炼成一篇五千字的文章?这非常考验你的逻辑梳理能力。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做记者,你得有能力一个人单枪匹马搞定所有事,什么能力你都得有一点。而这些能力,都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基础技能,一旦掌握,终身受益。做记者可以全方位地训练提升这些能力。也许有一天不做记者了,这些能力仍然会持续发挥效能。这种全面训练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并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提供的。

  再比如说,做记者可以让你结识很多做其他行业根本无法结识到的人。

  无论是与人交际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超其他大部分行业。有些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几年,都没有机会和老板面对面交谈一次,你做一名记者,可能毕业三个月就可以和他平起平坐谈笑风生。


image.png  

  从功利现实的角度来讲,做记者可以让一个人积累丰富广泛深入的人脉,一旦这些人脉积攒到一定程度,相互间的叠加联动将有可能爆发出巨大的价值。从更高的维度来讲,和不同行业不同出身的人广泛交流,将让一个人视野开阔,思维丰富,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元立体的认知。这种收获是多少钱都无法换来的。

  我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一位前辈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前辈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足以见得这句话留给我印象有多深刻。那句话很朴实:如果说大多数人是活一辈子,那记者至少是活两辈子,优秀的记者可能是活四辈子,五辈子。

  因为你见识过的事,结交过的人,远比大部分行业更多元更丰富。

  仅此一点而言,记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

  至于有人所说的记者收入低,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我承认,这个行业收入不算高。但我觉得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如果为此感到纠结苦恼,甚至因此离开这个行业,那我觉得实在是有些短视了。因为刚毕业的收入基数较低,即使翻一番,又能多挣多少钱呢?而上面列举的这些无法直接换算成金钱的隐形收益,又岂是一年多挣几万十几万足以覆盖的呢?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放弃这个行业,那我觉得实在是因小失大。

  我比较相信一个非常简单朴素的道理,如果真正能够踏踏实实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功夫练硬,不需要绞尽脑汁赚钱,钱会自己追着你来。我周围一些非常优秀的媒体人,离开这个行业之后,收入都成倍甚至成几倍增长,实现财务自由的也不乏其人。因为他们练就了一身真本事,这种优秀的人才,市面上并不多,谁都抢着要。

  记者当然是一份好职业。前提是,你要尊重敬畏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律,持续训练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之前的一切付出总有得以兑现的时候。而不是遇到一点挫折苦恼就唉声叹气,抱怨这不是一个好的职业,不值得为之奋斗。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2

  待遇。

  我们从最俗的谈起——虽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媒体行业的收入不菲。2000年前后,一个普通记者的月收入,已经过万。当时,北京的房价不到四千,而广州的房价,才不到两千。

  老媒体人回忆起那段时间,发工资都是现金,十块的面额,一发就是一捆。也用不完,带回家,全都码在墙角。有时候拿起来用的时候,都长了霉。

  某中央级媒体的编辑跟我说,其报社驻地方站的记者,在地方上的生活,全都是副省级干部一手包办。包括住房,医疗,小孩上学。

  地位。

  中国记者的官方属性,让记者“遇官高三级”。

  就算是2010年,这种余晖依然存在。当时,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某报社时政部实习。去地方采访时,县级官员对着我点头哈腰的情景,尚且历历在目。

  那时的记者,广受尊重。公众的印象里,记者都是大知识分子。底层民众的印象里,记者是青天大老爷。那会儿,清北等985高校毕业的学生,对媒体趋之若鹜。媒体行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也造就了媒体的极度繁荣。那时的精英,不是在咖啡馆谈创业,而是在创刊。

  价值。

  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作为记者,你的一篇报道,一篇内参,就能改变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一杆笔,就可以有直达天听。这让媒体具有了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记者关注的一个议题,一经报道,很快就会提上当地政府的议程,能够迅速的调集大量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而在那个年代,将自己的写的字,变成铅字印在纸上,是一种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誉,不是这个年代人所能够理解的。


image.png  

  乐趣。

  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都在前面等着你。相比于大多数枯燥、机械的工种,记者这个职业,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上至首富、书记,下至罪犯、冤民,你都能和他们握手,言谈,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各个角落的秘密。今天还在人民大会堂采访某省委书记,谈论大政方针。明天又蹲在某个矿难现场,一具具数着尸体。每个时代的大事件,记者都是亲历者,背后都有记者的身影。

  而你手中,机械的循环往复的工作,是不是显得非常的扼杀生命力?

  自由。

  记者可以花三个月时间,只为完成一篇调查报道。不用坐班,不用汇报,时间自由掌控。也不必像某些行业,某些领导一样,背负太多的责任和风险。

  总而言之,那时候的媒体从业者,真的是要时间有时间,要金钱有金钱,要地位有地位,要乐趣有乐趣,要成就有成就,要权力有权力,要自由有自由。里子面子,全都占了。还不用那么累,那么辛苦,担负那么大的责任和风险。简直就是完美职业的典范。

  可是为什么一个完美的职业,会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一,回归职业本质。

  记者,不外乎是一种采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职业。但是,中国媒体的官办属性,赋予记者太多的附属价值。互联网时代之前,无论是电视广播的频率资源,还是纸媒的刊号资源,都是严格掌控在政府手中的。

  也就是说,那个时代,信息渠道,是被垄断了的。

  中国是梁启超开创的文人办报传统。媒介一只都是掌握在精英手中。相比较之下,西方媒体,就是一个生意。一个卖“真实故事”的平台。记者也不过是采集和生产故事的人。报刊最早期的形式,其实就一个商品广告传单。后来有人在广告传单上印上当地最近发生的大事,才慢慢有了报刊。

  现在,记者的权威属性、地位,都逐渐被剥离。(部分央媒除外)正在回归这个职业的本质属性。


image.png  

  二,互联网的崛起。

  互联网带来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媒体无论是在话语权市场,还是在广告市场,都开始衰落。

  此外,互联网的存在,让资本、组织、行业,都能够有效的组织起来,引导舆论。

  同时互联网分走了大部分的广告蛋糕。媒体生存越发艰难。钱少了,就有部分媒体和记者,铤而走险,出售手中的话语权,权力寻租,贪污腐化。

  另外,我本科论文,就是研究新闻腐败的。新闻腐败,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东西。因为中国媒体行业的官方属性,赋予媒体权威地位,和对权威话语权的绝对掌控。这让我国的'媒体,有更多的权力,用以寻租。媒体贪腐受贿案件频出,比如著名的矿难金条事件,对媒体行业的声誉,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三,人才的出走。

  话语权和广告被互联网夺走,人才也不例外。一个衰落的行业,必然留不住精英人才。媒体届的牛人,都还是转战互联网媒体,以及公关行业,自媒体行业。

  人才的出走,从业者队伍整体素质严重滑坡,导致整个行业的业务水平开始下滑。不断有失实报道出街,媒体整体形象开始受损。

  四,媒体得罪的行业,在互联网上开始反击。

  比如医疗行业,公务员行业(尤其是警察队伍),这些媒体得罪较多的行业,还是在互联网形成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行业人维护本行业是正常行为,加之媒体的把柄越来越多,这些行业开始形成合力。媒体整个行业开始“无良”。(早期,医疗行业,公务员行业,也都被媒体污名化过。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败类。所以,这算是一报还一报?)

  五,官方对话语权的回收。

  尤其是针对不听话的南方系。在北京和上海,重建话语权威和相应的媒体系统。

  六,人们对媒体的认知错误。

  媒体不是法院,不是公安。对一件事情的调查和报道,没办法做到和法院一样准确。媒体有媒体的职业准则,不捏造事实,有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求证,就ok了。采访采访,就是采集和访问他人,然后把这些信息发布出来。

  比如,“某某某告诉记者:吧啦吧啦吧啦”,只要这个人真是存在,记者真的采访过,而这个人也确实说了这些话,那么媒体就不存在硬伤。如果采访对象说的话,对另外一方有质疑,那么,让另外一方回应,也是必要的。(我这里说的很简洁,具体要复杂的多,比如有些话,是需要被访者提供证据的。具体就不表了)

  可是公众往往会要求媒体对一件事情的报道,准确无误。这是非常苛刻的。按照这种要求,媒体是没有办法工作的。

  一件新闻的发展,往往是动态的过程。真相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就全部呈现。一个言论的自由市场——新闻和信息持续的挖掘和发酵,才是保证真相的必要条件。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3

  一篇《刺死辱母者》让传统媒体和记者群体似乎又找回了昔日的荣光,也让一些人重新燃起了对记者行业的兴趣。时隔多年之后,我又一次的看到有人在提问:“ ”。

  至少对行业而言,还能看到有这个问题出现,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如果不能理解的话,请自行把“记者”替换成“医生”然后感受一下。

  在我看来,一个能被公认为“好”的职业,其实就意味着如果自己不热爱这个职业,而是随便混混,或者摸索着无感觉地进入行业,也大致能过得很好的意思。如果一个行业过多的需要通过爱,通过成就感,通过道德来约束,才能够让自己觉得值得的话,那么它可能不是一个会被公认为“好”的职业。

  而判断一份职业“好”与否,都是从它给的工资,成就感以及工作压力之间的平衡,实际的能力提升和未来晋升空间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工资:

  记者职业在 21 世纪初以及之前是非常吃香的工作。在不同地区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记者的收入都曾高于当地的工资平均水平。但这一高标准的待遇到现在并没有随着通货膨胀而增长,反而有减少的倾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车马费”,这是记者参加活动时由厂商向其发放的补贴,视不同媒体标准不同,这一费用有时可以不用上交——但我必须指出,收“车马费”是一种陋习。这个“车马费”标准金额是 500 块,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涨价了。500 块钱在 21 世纪初可以是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现在长则一周,短则一天之内就能花完。

  自从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开始进入大家视野之后,跟其中策划、运营、市场、公关类岗位要求类似的科技记者行业,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工资上的比较优势。一些离钱近的条线的记者,会转去曾经的采访对象公司,去做相关对接岗位的工作。

  小地方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地方媒体现在或者早几年前就多进入无法自负盈亏的境地,但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暂时还不需要担心太多。不过这也仅限于一个城市一家的党报,也就是《某某日报》。那些所谓市场化运作的都市报、晨报、晚报则还是随时面临关停并转的风险。除党报党刊之外的小城市媒体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铁饭碗。


image.png  

  2、成就感 vs 压力:

  记者行业的成就感,一般来源于当自己的稿件引起社会反响,被称为个人代表作的时候。如果一个记者在历史上有一篇文章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基本上他就能称得上是成功的记者了。

  但是要往这个方向去追求,在体制内外都很不容易。体制内需要与审查作斗争,还有资本等隐形的门槛,或者可能还会有办公室政治(涉及到评职称)。而在市场媒体和自媒体中,“10 万+”又是一个不仅依靠个人才华,更要求资本和人脉的门槛。

  你不需要是一个在编制内的记者,就可以自己开微信公众号,体验一下从零开始获得 10 万+的影响力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记者当中成名成家的还是少,大多数人与名记者相比,有同样甚至更多的付出,遭遇了同样甚至更大的压力,却依然无法取得同样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获得的成就感跟付出的压力就是不成正比的。

  3、能力提升和晋升空间:

  所谓能力提升,一般指的是如果你不干这一行了,那么从这一行当中学过来的东西对你未来有什么帮助。这一点,不同类型的`新闻从业者情况各不相同。

  (1)先说人脉。记者在理论上来说都会被认为是接触人接触事比较多的,如果是跑房产、汽车、时尚、医疗、科技、商业、娱乐、体育报道,或者时政消息,这种接触的人脉可能是大公司老板或者政府官员等。如果相安无事,可能对未来转型其他岗位会有帮助。但如果你的志向在完成批评性和调查性报道的话,这种人脉的积累对你可能不仅不是帮助,反而会是负担。

  反过来,如果是跑生活、法制、教育、以及关注贫苦民生这种类型的记者,你能接触到的大多是普通人和有困难或者是社会边缘的群体。这可以有助于你更好地去理解和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不过未必能够帮助你在职业生涯中更上一层楼。

  (2)再说技能。记者能集中培养的能力,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切入和了解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能力将会在未来变成连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必须掌握的东西。所谓“媒介素养”,指的就是自觉的对所接收到的消息保持警惕,判断消息来源是否可信,并且判断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image.png  

  掌握这种技能当然可以让你在现有的绝大多数看着朋友圈劣质鸡汤就满足的人当中脱颖而出,但是在未来这可能越来越不会成为一个优势。这就好像记者的工资从“跑赢大盘”到“泯然众人”一个道理。

  结论

  做好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热爱,但是记者行业尤其需要。如果自己不喜欢写字或者表达能力不够强,如果自己的目标不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好奇心,不是去体验常规人生之外的生活的话,坚持会遇到额外的困难和痛苦。

  记者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削弱,即使是在小地方。之前若有人从山沟里到大城市去做记者,村里人都会另眼相看,可能还带着记者能够直通青天大老爷的那种期望。但现在大家也慢慢都认清形势,记者的声誉从总体上是正在跌落凡尘了。

  由此,优秀记者的消失,年长的,资格老的记者的退隐,这种人才的流失和断层,早就不是值得担心和忧虑的话题,而是正在进行的现实。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优质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以前有下降,用不了多久,当读者的兴趣已经全都被粗制滥造的文章取代时,人们曾看到的那些打动人心,影响社会,塑造一代人的报道,也许就不存在了。

【记者这个职业好吗】相关文章:

5点运动好吗03-07

梦见姐姐去世好吗03-02

床底放盆好吗03-02

床底放东西好吗03-03

晚上抹油好吗03-13

早上空腹跑步好吗03-06

晚上涂面霜对皮肤好吗03-12

乳胶床垫乳胶海绵好吗02-25

刚吃饱做运动好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