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俗的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少数民族的特征有很多种,而且每一种都是不一样的特征,各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特征,独特的特征能让我们认出来这是哪一个民族,一起来看看少数民俗的特征
少数民俗的特征1
一、稳定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只要民族存在,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
而且,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蕴藏着一个民族浓厚的共同心理感情,例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尽管住在不相连接或甚至相距千里之外,一旦聚会在一起,看到穿戴自己民族服饰的人,就会感到十分亲切;
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歌舞和节日,每逢节日,大家很自然地盛装歌舞,沉浸于节日的欢乐之中。这种深厚的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具有民族内部的稳定性。
二、群众性和社会性。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整个民族所共有,而且世代相传,渗透到这个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因而必然对这个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印记。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到解放前还不同程度地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其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会残留着这些历史的'痕迹。
三、民族性和敏感性。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和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
民族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并成为代表民族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对待。
四、地域性。
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适应居住地区自然的、地理的、气候的条件和经济条件而形成的,反映了地域性的特点。
如在居住方面,我国北方较寒冷、风沙大,当地农区的少数民族多住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房屋,房顶低矮微斜,有利于保暖和御防风沙。
南方较炎热、雨水多,当地少数民族的住房多为杆栏式的,分上下两层的吊脚楼,建筑材料一般为木材和竹子,房顶高,既通风凉快,又可防洪、防潮。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为适应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多住蒙古包和帐篷。
在服饰方面,生活在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差别很明显,北方少数民族多穿皮的、棉的长袍和靴子,南方少数民族则多穿单衣或短袖上衣、短裤和裙子,脚穿拖鞋、凉鞋,甚至光脚;
在饮食方面,牧区的少数民族多吃牛羊肉和奶制品,喝奶茶和酥油茶,农区的少数民族则喜吃大米。
少数民俗的特征2
1.蒙古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奇民族,过着“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牧民视羊为生命的保障和财富的来源。三次日食,每顿饭都离不开奶和肉。用牛奶制成的食品在蒙古语中称为“查干伊德”,
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色食品”;用肉类制成的食品在蒙古语中称为“乌兰依德”,意为“红色食品”。
2.回族-糕点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13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移居中国,并与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通婚等因素,回族逐渐形成。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饼、羊蹄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绿豆皮等。
3.苗族-酸汤鱼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采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享誉国际。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活跃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各地苗族普遍喜欢酸菜,酸汤是家家必备。
酸汤是米汤或豆腐水,在瓦罐里发酵3-5天。它可以用来煮肉,煮鱼和蔬菜。典型的食物有:血汤、辣椒骨、苗乡桂凤汤、海绵蛋糕、虫茶、花茶、鱼泥、酸汤鱼等。
4.傣族-猪肉干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公元1世纪,中国史书中就有关于戴的记载。1949年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将其命名为“傣族”。大米和糯米是主食。
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双版纳傣族的主食是糯米。日常肉类包括猪、牛、鸡鸭,不含或少含羊肉。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汤锅、干猪肉、腌鸡蛋、干鳗鱼等。
5.傈僳族——漆油焖鸭
傈僳族在唐代被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后因战乱等原因逐渐迁移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傈僳族一般一日三餐。
我还是习惯一锅煮的方法,就是做饭的时候把米饭放进锅里煮,中间换两次水。饭快熟的时候,我放青菜和白菜,直到菜烂了。典型食物:漆油焖鸭、清水煮猪、猪蹄珍珠粥等。
6.西藏酥油茶
是汉语中的藏语称谓。藏语叫“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自称“波巴”。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美丽而神奇,是藏民的主要聚居地。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除了巴赞,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许多典型的藏族食物,如祖马大米,一种传统的藏族宴会食品,用祖马,大米和酥油烹制而成。
7.壮族-庄宗宁明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自名有布庄、布图、布农、布衣等20多种。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后改为“壮族”。壮族善烤、煎、炖、腌、卤制,嗜酒,口味麻辣酸,喜欢香脆的菜肴。
典型食物:壮族有许多名菜和小吃,包括:马蹄、生鱼、烤乳猪、花糯米、宁明庄宗、第一柴火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祖先是从朝鲜半岛迁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泡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肴。
韩国泡菜,做工精细,口碑极高,是从冬天到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韩国节日菜肴种类繁多,准备了时令名菜。朝鲜民族的名菜很多,神仙炉、养身炉(也叫养身汤、狗肉火锅)、冷面、做蛋糕、泡菜等。另外:腌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鱼等韩式风味菜肴。
9.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台湾省省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民族。高山族以大米为日常主食,辅以土豆和杂粮。高山族普遍爱吃姜,有的直接把姜蘸盐当菜;有些是用盐和胡椒腌制的。
以前高山族一般不喝开水,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泰国人喜欢喝生姜或胡椒浸泡的冷水。据说这种饮料有治疗腹痛的作用。以前在山里打猎,有喝动物血的习惯。男女都嗜酒,一般喝自己酿的米酒,比如小米酒、米酒、洋芋酒。
10.纳西-丽江火腿粑粑
纳西族古羌人,游牧于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南移至川西南、滇西北,分化为不同的民族,其中就有纳西族。“那”的意思是伟大或高贵,而“Xi”的意思是人类。
节俭的纳西族喜欢喝酒,喝浓茶,吃酸、辣、甜的食物。典型美食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拼盘、立春铜火锅等。
少数民俗的特征3
1、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
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
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2、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
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4、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
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
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少数民俗的特征】相关文章:
民俗的特性特征04-07
中国少数民族游艺民俗04-09
简述民俗的类别与特征04-10
民俗的主要特征04-08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征04-07
民俗的主要特征有哪些04-07
民俗学的基本特征04-08
民俗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04-08
少数民族风俗礼仪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