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包括哪些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民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民俗,每个地区的民俗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民俗都有它特殊的意义,一起来看看民俗包括哪些内容
民俗包括哪些内容1
民俗包含: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 (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3、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 (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扩展资料:
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内容要丰富,要宽泛。我认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民俗学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这样的看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包括哪些内容2
(1)人民的风俗习惯。清朝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
(2)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当中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民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变化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寻找民俗文物,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
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属性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
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外,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
它没有一个文本,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
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民俗包括哪些内容3
民俗属性
1、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性,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其他属性。
模式化是一定范围内共同的,这就是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是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模式化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当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有可能成为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
2、民俗又具有变异性。
民俗是生活文化,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也就具有了时代性
民俗分类
1、生产劳动民俗:
劳动生产民俗是在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的劳动生产民俗方面比较广泛,大体分为农业民俗、牧业民俗、渔业民俗、林业民俗、养殖民俗、手工业民俗、服务业民俗、江湖习俗等。
2、日常生活民俗:
生活民俗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与行旅民俗。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仪礼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
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得已不仅是胜利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3、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一定的社会单元,这种社会单元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例如军队、企业等。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社会组织民俗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关系的人们共同体,例如家族、行会或某些结社组织如白莲教、义和拳等。
这些社会组织都具备一定的组织化水平,而他们的组织主要是靠群体内形成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东西发挥作用。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地缘组织民俗、会社组织民俗。
4、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天时、物侯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在这期间,形成的节日民俗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现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驰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
我国的岁时节日民俗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所以我们为了便于介绍,按照节日的岁时性生活节律分类描述:春季节日民俗、夏季节日民俗、秋季节日民俗、冬季节日民俗。
5、人生礼仪
人生仪礼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表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
人生仪礼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变化,而且是在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教等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
【民俗包括哪些内容】相关文章:
民俗学包括哪些内容04-08
民俗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04-07
民俗都包括哪些04-07
精神民俗包括哪些04-07
民俗包括哪些类型04-08
生产民俗包括哪些04-10
民俗包括哪些方面04-07
民俗都包括哪些类型04-07
民俗都包括哪些种类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