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月氏国

时间:2023-05-25 09:09:26 知识 我要投稿

  古代的月氏国,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称肉知(ròu zhī),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下面来看看古代的月氏国。

  古代的月氏国1

  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称肉知(ròu zhī),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 今 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image.png  

  月的读音

  月氏国的“月”字或读作“肉”,这是破音字。《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中国大陆新版的《辞海》将“月支”读音改为“越”。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不应当读为“肉”。

  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辞典中,月氏亦读“ㄩㄝˋ ㄓ”(yùe zhī)。但兼收“ㄖㄡˋ ㄓ”(ròu zhī)、“ㄖㄨˋ ㄓ”(rù zhī)两种读音。

  古代的月氏国2

  历史背景

  月氏的起源

  关于月氏国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国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

  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语系说、波斯说等。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

  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国是西北古代民族。亦称“月支”、“大月氏”。《史记·大宛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月氏的发展

  秦及汉初,月氏国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

  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image.png  

  月氏这次败后,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后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为斯基泰人(塞迦)所居住。《汉书·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斯基泰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s)。月氏既击走,斯基泰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的`粟特地方。

  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并服属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他们的地方。这次迁徙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间。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数塞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所以《汉书》说乌孙国内“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古代的月氏国3

  大月氏

  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击。当时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还把大月氏的国王杀掉,并把国王的首级割下带返匈奴,把他的头盖骨作杯来使用。月氏人深恨匈奴,但苦于没有支援力量。而败亡的大月氏唯一再往西迁,来到粟特。在这里,大月氏征服了大夏,并在当地立国。立国后,因着贸易中转而变得繁荣。

  西元前138年,汉武帝听到月氏王被杀这个消息就立即传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为出使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张骞前来应募,他只带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出了陇西,果遇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全被活捉带到了单于面前。

  单于得知张骞要出使月氏后恼怒地说:“月氏在我北边,你们汉朝想遣使从我头上过?我想出使南越,汉天子答应吗?”于是单于将张骞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取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张骞始终记得他的使命。

  终于有一天张骞趁看守不严逃了出来,翻山越岭,向西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大宛国王听说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丰美富庶,非常高兴,很想和汉朝通好,就派向导把张骞领到康居,再转程到月氏。

  可是此时的月氏国已经新立了一位国王,使大夏国臣服他们,并得到一块水草肥美的土地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有向匈奴报仇的心了。更何况他们觉得汉朝离他们太远,更难帮助他们。张骞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终不能圆满达成使命,只好回国。

  在大月氏西迁至伊犁河流域以前,这里原久为塞种所居住。《汉书·张骞传》载:"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他。"塞种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月氏既击走塞种,塞种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方。

  月氏西迁后,服属于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种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伊犁河流域。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月氏人,便和少数塞种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

  大月氏向西南迁徙的道路与塞种大致相同,过大宛西,越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妫水即今阿姆河,古希腊称Oxus,伊朗语称Wakhsu,"妫水"即其译音。

  又经过约20年,大月氏越过阿姆河,"西击大夏而臣之",并以大夏的巴克特拉(Bactra,即监氏城或蓝氏城,今阿富汗Balkh北部之Bala-Hisar)为都城,使大夏成了属国。

image.png  

  至张骞于公元前129~前12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大月氏时,大月氏已占有匝拉夫善(Zarafshan,唐代称那密水)和妫水一带,臣服大夏而王其他,"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地肥饶"、"志安乐"、俨然已成为中亚一大强国。

  至公元前1世纪,大月氏分为五翕侯(Yabghu)。据《汉书》记载,这五个翕侯分别为:休密翕侯,都和墨城;扉翕侯,都双扉城;贵霜翕侯,都护澡城;高附(《后汉书》作都密)翕侯,都高附城。对于上述各翕侯的治所及其统治地区,考之者甚多,除高附似无疑为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外,其余皆无法确证。

  公元1世纪中,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兼并了其他四翕侯,国势渐强。从此西方历史上便称之为贵霜王朝(Kushana),中国文献中一般仍称之为大月氏。因此,有的学者称之为贵霜。

  然而,五翕侯与大月氏族属是否完全相同,学术界还有争论。以斯特拉博《地理学》为主的希腊古文献记载,灭亡大夏的主要是吐火罗人(Tocharoi);因此西方文献自4世纪始称贵霜治下的'大夏故地为吐火罗(Tocharestan)。

  月氏人在河西及迁居伊犁河流域时,都以游牧为主,自南下大夏后,大部分逐渐定居和从事农业,并有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大月氏王国城市和商业也很繁荣。特别是由于丝绸之路在西域的南北两道,越过葱岭均进入大月氏境内,

  因此,大月氏曾是古代沟通欧亚经济文化联系的咽喉要道和中转站,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大月氏相传是把佛教带入中国的民族。当时是西元前2年,有大月氏国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经典传入。不过,亦有人指这种说法比较草率。

【古代的月氏国】相关文章:

月氏国在哪里05-18

古代汉字故事04-14

古代对女老板的雅称04-12

古代结婚下雨的说法04-01

古代青代表什么颜色05-11

古代怎么看时间05-21

中国古代的画家04-30

古代的七尺是多少04-18

古代7尺等于多少米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