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京剧的起源特点1
京剧名字的由来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京剧名字的由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京剧被誉为国剧,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
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被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班所唱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恐、悲”等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的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后世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后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从而使之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总之,京剧艺术是在我国许多民族古老戏曲艺术创作成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所以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是经过几辈人悉心继承,努力创新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图腾。
京剧的起源特点2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行当齐全,吸收了许多地方戏曲的精华,如昆曲,秦腔以及部分地方民间曲调的和表演方法,经过交流,与其融为一体,形成京剧。
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它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各方面都有一套规范的艺术表演程序。京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其中,生行又分老生(即须生)小生,武生。
最著名的四大须生就是老生的'创始人,广为人知的剧目有,马连良大师为首的马派剧目《失空斩》《淮河营》《甘露寺》《借东风》《状元媒》以冯志孝,张学津老师为首的马派弟子们把马派发扬光大,谭富英大师的谭派剧目《珠帘寨》《战太平》他的儿子谭延寿孙子,谭孝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言菊朋大师的言派剧目《让徐州》子承父业,言兴朋老师整理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杨修之死》脍炙人口。余叔岩大师的余派剧目《上天台》等。
小生要数,姜妙香,叶盛兰大师,后起之秀叶少兰与净行大师袁世海的弟子合演的经典剧目《九江口》让人百听不厌,说了生行,再说一下旦行,旦行又分,老旦,《花旦,青衣,刀马旦统称为旦角》,最著名的四大名旦就是梅尚程荀,即梅兰芳大师,尚小云大师,程砚秋大师,荀慧生大师,现在梅派弟子李胜素,胡文阁,丁晓君,是当代梅派的领军人物,代表剧目《贵妃醉酒》李胜素与头牌老生,于魁智老师联袂出演新编历史剧《大唐贵妃》让观众终生难忘,丁晓君的《谢瑶环》让我百看不厌。
程砚秋大师的《锁麟囊》流行的半个世纪,他的传人,即李世济之后,迟小秋更是把程派发扬传承。
荀派传人,宋长荣老师,有活红娘之誉,刘长瑜老师则把《春草闯堂》里的春草丫鬟演到极致,尚派名剧《失子惊疯》让人惊叹。
老旦大师李多奎,他的传人,赵葆秀,以及后来的年轻演员,袁慧琴把老旦剧目《打龙袍》
《对花枪》《杨门女将》让人难忘,你刚入门,就说这么多吧,有时间再唠叨。
京剧是咱们的粹,流派众多,博大精深。什么时令,什么场合唱什么戏很有讲究。比如春节到了,就得演喜庆的戏,比如:《龙凤呈祥》《喜荣归》《天女散花》《得意缘》之类的。老生言派的《卧龙吊孝》《让徐州》《白帝城》,青衣程派的《荒山泪》《窦娥冤》好不好?绝对是好戏,精品,但用到春节,可就太煞风景了。
庆寿有庆寿的戏,比如:《麻姑献寿》《蟠桃会》《御碑亭》《回郎探母》等等。这时如上一出谭派名剧《奇冤报》或者高派的《逼宫》,可就闹出大笑话来了。
。
京剧的起源特点3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1)中国的传统五色:中国自古就崇拜五行五色说。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五色是:白、青、黑、赤、黄。中国古代的五色自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特别的象征意味。在西周时期 统治阶级规定青 、赤 、白、 黑 、黄谓 “五方正色 ”,其余则为间色。后来以倡导“仁”、“礼”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再一次强化了 “正色” 的社会伦理意义。 儒家认为色彩之所以美 ,是因为色彩的装饰暗示出了人的美德,这也是 “比德”思想在色彩应用上的体现。
(2)脸谱的五色: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对色彩的认识与认同,进一步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
红色即五色中的赤,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在戏曲脸谱的文化中红脸表示赤胆忠心,关羽是红脸的代表人物。
黑色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一方面象征严肃、正义、正直;另一方面象征阴险、毒辣、和恐怖。在脸谱色彩运用意义中,主要是借用第一种含义,即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黑脸包拯很好地诠释了黑色这种传统色彩在脸谱色彩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的意义。
白色象征死亡、 凶兆,中国人只遇凶事服白。在现代色彩理论里,白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寒冷、寒栗的感觉。根据这一含义,脸谱的白脸表示阴险狡诈。历史上一直用“枭雄”来评价曹操,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战场,故他的典型特征是阴谋狡诈,手段毒辣。所以戏曲中曹操是白脸的重要代表人物。
黄色是植物成熟时最常表现的色彩,黄色的落叶,黄色的麦穗,黄色的果实,因此黄色也给人以成熟的感觉。在我国古代很长时间内一直作为古代帝王的专用色,是高贵与荣誉的象征色。脸谱中的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表示文士富有心计。典韦、宇文成是黄脸的主要代表人物。
除了以上所提的色彩外,中国传统色彩很多都运用在脸谱色彩的使用当中。紫色表示智勇刚毅、稳重沉着;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顺;粉红色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瓦灰色表示老年枭雄;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的起源特点】相关文章:
京剧的装扮特点07-07
京剧装扮的特点07-10
京剧的主要特点07-10
京剧最早起源于何时07-08
京剧发源地和特点07-07
京剧的主要特点发源地有哪些07-10
京剧中的披合适那个京剧角色07-08
京剧经典唱段欣赏07-10
京剧唱腔介绍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