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时间:2023-09-05 08:58:29 知识 我要投稿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详细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1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后来皮格马利翁效应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家长)对学生(孩子)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在原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image.png  

  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家长)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家长)认为这个学生(孩子)是天才,因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

  学生(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家长)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一个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

  这种称为积极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事前就期待你一定会赢,而且坚守这种看法,因此,只要你充满自信的期待。即使你期待时所把持的资料是不正确的,你仍然会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期望,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别人的期望,特别是对儿女、对配偶、对同事、部属的期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都是对我们生活是否愉快是有重大影响的期望,假如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这个练习就会改变你的整个态度,使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自信与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2

  战国时候,齐国的丞相管仲在做宰相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如果犯人们一个也没有中途逃走,全部如期感到了预定地点。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心理使得惯于作恶的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放弃恶行,弃恶从善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恶的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就是对他们的善行的期待,感到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为了不辜负别人对他的信任,而自动放弃了恶行。

  这在心理学上,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好解释,也就是热切的期望会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我们的要求。

  这个效应的名字是来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

  在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

  有一次,他用一块洁白无暇的象牙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王子的雕刻非常成功,他的作品实在太美丽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王子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怜爱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象牙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会说话,能够跟他谈心。王子每天都在深切地体验着痛苦的煎熬——他是那样爱“她”,可是“她”却只是块象牙,这使王子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坐在“她”面前,呼唤着“她”,梦想着能够成为真正的少女。

  最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位象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真正的少女。

  这里讲的故事仅仅是个神话,但古人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我们的热切期望,会使被我们期望的人达到我们的要求,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就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在教育实践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等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机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根据本次发展测验的结果,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教师们看了看名单,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是很优异的,而有些学生则不然,甚至成绩很差。两个心理学家便解释道,“请你们注意,我们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心理学家们反复叮嘱教师们不要将这个名单外传。发展测验结束8个月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先前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新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image.png  

  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他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

  这时心理学家告诉老师: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即抽取出来的,这个实验只是想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的热切期望对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

  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当然可以使人有更好的表现。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对少年犯罪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关文章:

反绒皮是啥皮07-26

黄色的凉皮和白色的凉皮区别08-15

穿不了蓝色是暖皮还是冷皮08-01

什么是鲶鱼效应08-10

馄饨皮的做法08-04

什么是恋爱补偿效应08-21

摆件钓鱼翁风水好吗08-30

凉皮的怎样制作06-16

凉皮的各种做法06-17

炒凉皮的做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