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3-11-21 15:51:46 知识 我要投稿

  新生儿黄疸很常见,新手爸妈尤其要注意。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主要特点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表现出黄疸。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是出生后3~4天,黄疸高峰时间是在出生后5~7天;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生后6~8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是在出生后2~3周,黄疸消退时间可达6~12周。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下面从三方面谈:

  1、喂养方式:如果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者喂养次数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等原因是造成肠道的未结合胆红素会吸收增加,造成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初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较高促进肠肝循环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但是目前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有争论。

  2、母乳原因:生后一周以上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血胆红素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的标准,称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推测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在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称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得回吸收增加,导致黄疸。但目前缺乏重复性试验研究的证明,所以仍然在研究。

  3、肠道微生态原因:胎儿期间消化道内是没有细菌的。新生儿出生从口腔、鼻、肛门以及皮肤大量细菌迅速进入机体,其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并于第三天已接近高峰,逐渐建立并维持着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这些细菌不但参与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而且还合成维生素K、B,同时肠道中某些细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转化肠道内的胆红素形成粪胆原排出体外,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但是有的母乳喂养儿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也是造成少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

  4、有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与鸟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苷转移酶1基因突变有关,使得黄疸加重或消退时间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早产儿经母乳喂养者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母乳性黄疸,尤其是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主要是以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其原因可能是与早产儿的肠肝循环增加以及母乳中某些因子含量高、活性更强。

【导致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相关文章:

引起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10-18

母乳性黄疸知识 母乳性黄疸需要断奶吗04-07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04-17

母乳性黄疸需要治疗吗09-03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病理与治疗09-24

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介绍10-12

导致健忘的原因有哪些?10-09

导致流产的原因有哪些10-02

导致口臭的原因有哪些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