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选择
婴儿时期的宝宝和妈妈是共生的状态,有求必应,随着长大,他会明白原来妈妈是会离开的,焦虑的时候他们开始寻找陪伴的依恋物,依恋物的出现帮助孩子逐渐完成从幻想到现实的转换过渡。
依恋物成为了妈妈的爱的转移和替代,这是成长中的选择,也让孩子理解分离和发展自主性。
2、支持自我力量的成长
小孩需要对过渡性客体有绝对的控制权,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像我开始举的成人例子并不常见,很多孩子在可以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手脚,自由的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一个身外之物作为过渡性客体。
随着自我力量的进一步加强,儿童会渐渐放弃掉以前的过渡客体。
3、耐心陪伴、慢慢过渡
需要依恋物也是一个信号,提醒父母陪伴不够。尤其是没有依恋物就无比焦虑的孩子,指责并没有任何益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其焦虑不安、难过愤怒等心理状态,表达对他和依恋物的接受,陪伴和守护他,等待着他的成长。
当与孩子建立良好情感的链接,不过度干扰,随着孩子的独立和安定,依恋物的替代就变得顺其自然。
往往孩子出现了一些不能理解的行为之后,大部分家长会焦虑、着急,想要立马纠正ta的行为,可往往事与愿违,亲子关系也可能因此疏远。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关于“情绪”的答案。
4、强行戒断依恋物会引发其他“毛病“。
正因为一些大人对依恋物有误解,所以,时有强行把依恋物与孩子剥离的事情发生。孩子的“情感寄托”不会因为一个依恋物消失而消失。
当孩子的依恋物被丢弃,他可能会发展出另一个依恋物,又或者是另一个行为来替代。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写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特别喜欢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块破羊毛布。妈妈在小女孩3岁的时候,强行拿走了这块布,导致小女孩虽然不吸吮拇指了,却在睡觉前强迫性咬指甲,常常把手指咬的鲜血淋淋。
孩子的正常依恋行为是不会影响到心理发展的,反而强行戒除依恋物,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5、等孩子准备好了,自己会放弃依恋物。
等孩子准备好了,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了,他自己会主动放弃依恋物的。
动画片《小乌龟富兰克林》中的小乌龟富兰克林也有一个依恋物,是一条又旧又破的小毯子,可妹妹也喜欢这条小毯子,富兰克林想了想,说:“我已经用不到它了,可以把它送给妹妹了。”于是主动放弃了小毯子。
对富兰克林来说,他迈出了成长中十分有意义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一直到成年仍然需要依恋物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