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洛蕾利斯?辛格霍夫认为,在当代社会,有规律的重复且有象征意义的社会活动,不管是被叫做“庆典”或是“风俗”,其实都是仪式。除了宗教仪式,还有过渡仪式(出生、结婚、死亡)、定期仪式(春节、生日、国庆节等),以及一些更个人化的日常仪式,如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开工作例会、做年终总结等。
她也指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当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安逸感几乎消失殆尽时,搭建出特殊心理空间的各种仪式,也是修复身心的心理治疗手段。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则认为,缓解是仪式得以延续的心理需求之一。过去,人们会请巫师作法消除病痛,而如今却很少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疾病对古人来说,是超出能力掌控的存在,对此,他们会,焦虑,于是需要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并寄托美好的愿望。
而科技进步以后,多数疾病可以被治疗,与驱魔作法类似的仪式也就逐渐走向了消亡。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岳晓东表示,人们在潜在意识里,都会有三种基础心理需求,即归因、暗示和安慰。这在各种仪式中都能找到蛛丝马迹。很多地方过年要烧高香,为新年祈福,只要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就会觉得是烧香起了作用;而一旦遇到坎坷,则归罪于没有烧好香。
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归因心态在作怪。另外,有些地方的葬礼有“做七”仪式,从心理学上说,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预示告别完成。安慰作用则在很多仪式中都有体现,如葬礼上的告别仪式等。
【为什么需要仪式】相关文章:
皮肤为什么需要清洁03-16
皮肤为什么需要保湿10-21
为什么婚姻需要经营07-14
为什么我们需要运动05-23
为什么需要营养胎教08-27
孩子为什么需要辅导作业?11-23
为什么需要定期进行体检12-02
人为什么需要被认可09-20
为什么需要引财呢?09-05
为什么旗袍需要气质驾驭04-11